京津冀地区降水为什么增多?降水增多,影响几何?

 admin   2025-09-11 02:40   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网络上对于京津冀地区降水为什么增多?降水增多,影响几何?和降水有哪些影响的题,一直都是众说纷纭,那么今天小编为你带来详细的解。

原标题降水增多有何影响?

核心阅读

今年夏季,京津冀地区阴雨天数明显增多。据统计,6月1日至8月31日,京津冀三省平均降水量达到50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出近一半。

京津冀地区降水为何增多?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趋利避害?

9月8日,北京再次出现阴雨天气。“今年夏天雨特别多”“好像三天就下雨”……在京津冀地区,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今年雨特别多!”

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印证了大家的感受今年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京津冀三省平均降水量达到50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出近一半,比常年同期多出近一半。1997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华北地区雨季较常年提前6天,且尚未结束。结束日期显然要晚一些。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高级工程师顾伟表示“今年夏季,华北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降雨较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中东部地区。”

北京市气象部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1日至8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6274毫米,比常年同期和近10年同期偏多近70%和60%分别为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最多。

顾伟说“华北地区雨季从7月12日开始,比正常提前6天。而且华北地区雨季尚未结束,明显晚于正常雨季结束日期。”8月18日,截至9月7日,京津冀3省雨季平均降水量398毫米,较常年偏多655毫米。中央气象台9月8日18时发布的预报显示,未来三天,受冷涡影响,华北中北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局地短时强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对流天气。

“夏季6-8月三个月,京津冀地区7月降水明显偏多于常年同期,7月降水异常对今年夏季降雨偏多起到了主导作用。”顾伟介绍,7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位置偏西、偏北。华北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西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与此同时,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对流活动活跃。在西北太平洋发展的6号台风“烟火”和在南海同时发展的7号台风“查帕卡”,加强了来自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为京津冀等华北地区强降雨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来源。

9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出现明显降水,平均降水量398毫米,其中北京录得64毫米,已超过北京9月年平均降水量54毫米。顾伟说“预计9月中下旬京津冀地区将出现明显降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0%至50%”。

降水量增加,为开展江河湖泊生态调控、恢复地下水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入夏以来,京津冀地区降水量高于常年同期,明显缓解了春季干旱,有利于水库蓄水、农业生产和空气质量改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灾害风险办公室副主任殷一舟介绍,6月至8月,海河流域平均径流深度353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一半。北京密云水库、河北潘家口水库、岳城水库上游流域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678毫米、668毫米、419毫米。

降水量增加,增加了江河湖泊的蓄水能力,为开展江河湖泊生态调控、恢复地下水位提供了有利条件。7月,今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顺利完成,补水量达到221亿立方米。与补水前相比,补水河道周边2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33米;补水期间,赵王新河、子牙新河、子牙河鱼类种类分别增加25种、33种、20种。

8月底起,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将统筹协调官厅水库、引黄、长江中线引水等各类水源。南水北调工程、北运河水等,将连接北京三家店至天津瞿家店全长146公里的永定河。生态供水总量约14亿立方米。

“更多的降水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尹异洲说道。以京津冀地区降水明显偏多的7月份为例,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26”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11个,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2天。7月份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9天,同比上升29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

“今年夏季,京津冀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667毫米,相当于比常年同期多降水量约363亿吨。”顾伟说,“不过,目前京津冀地区的降水量高于当地,从气候平均值来看,并不意味着不缺水。从降水数值来看,京津冀地区与南方地区仍存在明显差异。”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增强预报预警能力

“今年夏季,京津冀地区降水量总体偏多,但空间分布不均,北京东部、天津大部、河北东北部和南部地区降水量偏多50%以上。”尹一洲说。

今年夏季,京津冀东部部分气象站降水变得异常极端。京津冀地区共有8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记录日降水量超过历史同期月极值,其中北京顺义超过年极值。

“从今年夏季京津冀降水情况来看,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监测预报能力,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服务能力,实现精准监测、精准预测、精细化服务。”尹一舟表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防洪抢险救灾各环节机制和流程,加大对堤防危险地段、危险水库、城市排水和防洪设施等的检查力度……,开展隐患排查和修复工作。

降雨量增加给海河流域防洪带来挑战。水利部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海河水系呈扇形分布,河流分支入海,洪水传播的“线性系列”效果较差。此外,盆地内山地与平原过渡较短。从山区降雨到河口洪水泛滥,可预见的时间最长只有1至2天,最短也只有几个小时。因此,洪水普遍涨落陡峭,洪水量集中,洪峰高,防御难度大。

目前,海河流域已初步建立了以水库、河堤、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全流域有具有防洪功能的大、中、小型水库1597座,总库容3155亿立方米;全流域五级及以上堤防21630公里。水利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警能力,提高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预演的准确性。

此外,还要加大科普力度,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全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风险加大,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防洪救灾能力。”尹异洲说道。

本报编辑刘毅王浩

关于京津冀地区降水为什么增多?降水增多,影响几何?和一些降水有哪些影响的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大家记得关注收藏本站哦。

本文地址:http://www.szbhypc.com/post/23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