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想知道「防汛科普」汛期是什么灾害全知道和严重暴雨情况有哪些类型的题,下面让小编详细讲解吧!
央视新闻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多地河流洪水泛滥超过警戒水位,造成部分城市内涝、村庄农田被淹。一些地方还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洪形势严峻。那么,如何进行科学防洪呢?关于洪水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常识才能采取预防措施、自救和互助?今天起,国家防务总局、应急管理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防洪科普”系列报道。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与汛期相关的各种常见灾害,通过科普动画简洁明了地学习灾害发生时如何进行救援和自救。
汛期是指全年河水有规律、明显上涨的时期。由于季节性降水或流域内冰雪融化而导致河水水位周期性上升的时期称为汛期。“洪水”是指水量充沛的时候,“汛期”是指河水充沛的时候。汛期并不意味着洪水,但洪水一般发生在汛期。河流、湖泊洪水全年集中发生,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由于各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汛期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间也不同。根据洪水季节和成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个汛期春汛、晚汛、秋汛和冬春季河流被冰堵、解冻的冰汛。
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多变。各地进入集中降雨期,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降雨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洪水随时可能发生,天气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了解和区分汛期常见灾害类型对于科学高效防洪至关重要。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7和地质灾害,其中主要由降水造成。汛期,暴雨局部性、突发性、雨量大、危害严重。它们往往伴随着强风和冰雹,可能引发山洪暴发、河流突然暴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综合考虑暴雨和洪水因素,根据降雨量和水位两个洪水指标确定洪水日期。降雨指数以连续三天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雨区覆盖面积来表征。不同地区的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所不同。7-8月是全国特大洪水多发时期。
大雨来临前,相关部门将向公众发布预警信号。按照从弱到强的顺序,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以蓝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人们需要提前了解天气信息,做好汛期强降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
对于「防汛科普」汛期是什么灾害全知道和一些严重暴雨情况有哪些类型的相关内容,本篇文章作了详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