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感染新冠不发烧,意味着免疫力更强?警惕这5个误区!和有没有始终不会感染新冠的人的这样的话题,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5月24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2023年第20周疫情周报。报告显示,北京市报告的COVID-19病例数连续四年位居榜首周,第20周报告病例数几乎是第17周的四倍。
感染了COVID-19后不发烧是否意味着免疫力更强?“二阳”是因为免疫力“过期”吗?……关于“二阳”的诸多误区大家一定都知道吧!
健康时报曹子豪摄
感染了COVID-19后不发烧是否意味着免疫力更强?
上海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阳表示,感染新型冠状病不发烧并不代表免疫力强弱。发烧只是人体感染后的反应之一。并非每个人感染后都会发烧。
有些人免疫力非常好,感染病原体后很快就被消灭了。人体还没来得及启动其发热机制,“战斗”就结束了;有的人发烧体温不在常人发烧体温标准之内,只是比自己高一些。基础体温稍高,所以检测不出发烧。这些都是感染后不发烧的可能原因。
一般来说,免疫力的强弱并不取决于发烧,而是取决于身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比如,感染新冠病后,需要较长时间转阴的核酸,其免疫力肯定会比短时间内转阴的人要弱。
“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尹尊东4月19日在《新闻1+1》中表示,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体从感染中恢复后,体内都会产生免疫力。一段时间,这会给后续的病攻击带来相应的后果。的保护.但现在国内外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包括病感染在内的三种或更多抗原刺激,会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尹尊东介绍,考虑到目前全国各人群的疫苗接种或感染背景,主要是未感染且未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感染但前期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对这群人的抗原刺激还不够。接下来推荐数量、疫苗接种。
一个人最多可以感染COVID-198次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传染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永涛表示,目前,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正常人来说,“最多只能被感染8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而且再次感染后,症状一般较轻,无需过于担心。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伟祥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人会被感染多少次的结论,但一个人感染新冠病的可能性是多倍时代确实存在。目前的观察研究表明,再次感染后症状会变得越来越轻。一方面,这是因为在第一次感染后,身体对病原体产生了免疫力;另一方面,在疫情传播过程中,病原体本身通常会朝着致病性逐渐减弱、感染能力逐渐增强的方向发生变异。
喉咙痛是“二阳”引起的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桂强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表现。无论是流感病、新型冠状病,还是其他细菌感染,都会影响上呼吸道,出现疼痛等症状。
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有些人比较敏感,感染后会出现喉咙痛、“剃刀喉”等症状。但我们仍需客观对待。症状不一定是感染新型冠状病引起的。
“二阳”之后,就不用再保护自己了吗?
始终做好个人防护是避免感染COVID-19的关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宇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感染者出现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前没有感染过的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或者接触传染源而被感染;另一种是以前被感染过的人。保护性抗体水平随时间下降的人再次接触时会被感染。
无论上述情况如何,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两个因素,即自身抗体水平不足和暴露于新冠病存在的环境。因此,只要做好这两方面的防范,是完全可以尽可能避免感染或延缓感染的。
首先是接种COVID-19疫苗。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并积极注射加强针的基础上,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无论您尚未感染还是已经感染,只要您的身体状况允许且已达到疫苗接种时间,都建议尽快接种疫苗。
二是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仅仅因为您感觉不到周围有感染者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存在。建议大家还是戴口罩。同时要勤洗手,多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感染的症状,必须积极就医。
本篇文章解完毕了关于感染新冠不发烧,意味着免疫力更强?警惕这5个误区!的这类话题,以及一些有没有始终不会感染新冠的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