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武汉首场梅雨来势汹汹,气象专家详解2023年梅雨季和武汉地区气候特征的题,众说纷纭,小编为你带来详细的讲解。
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6月15日报道,武汉进入“梅梅”期倒计时。16日至19日,我市出现大到大雨,局地大暴雨。虽然首场梅雨来势凶猛,但省气象专家预测,今年又将是梅雨弱年。
判断6月16日是否为“梅花季”的三大标准
湖北省的梅花季节通常是6月15日。今年的梅花季节是6月16日,比往年晚了一些。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岭介绍,判断梅到来的气象标准有三个,分别是电力、高温和阴雨天数。“从动力角度来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需要穿过北纬19,这是第一次北跳。北纬19至20之间;热条件是指梅雨所需的高温高湿环境,日平均气温必须达到22以上;另外,必须满足雨天条件,湖北省梅雨测试的50个站点中有1/3以上,即17个站点降雨量超过0.1且总降雨量达到2毫米时为“雨天”可以确定。”基于这三个条件成立,6月16日确定为我省梅花日。
今年雨季总体偏弱
去年我省也经历了严重的羽流天气,短期内对武汉影响不大。今年首场“梅雨”活动特点是暴雨范围大、累计降雨量大、强对流天气。为什么还是被判定为弱美玉?武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旋表示,总体来看,今年梅季较常年同期稍晚,梅雨季较常年同期稍早。梅雨期的长度一般较短,梅雨总量也较小。具体来看,今年第一次暴雨过程影响较大,但梅雨的分布特征以过程降水为主,点强面弱。雨带是可移动的。初步预计,不会像2006年和2020年那样持续。梅雨期是大范围强降雨时期。考虑到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综合气象标准,预计今年雨季偏弱。
专家提醒您雨季注意蓄水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凯文表示,我省夏收工作已经完成。6月以来,我省西部和北部地区出现多次降水过程,有利于缓解干旱和第一季水稻、夏玉米播种出苗。但全省中东部地区降水量普遍偏少。其中,鄂东南部、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北部降水偏少40%至90%。目前,全省21个县市出现轻中度气象干旱。梅雨期降水有利于缓解干旱、增加农业蓄水。但要防范强降水、雷暴、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雨季农田涝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专家强调,今年梅雨强度较弱,梅雨后可能会出现高温干旱时期。梅雨期间,在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多蓄水,应对梅雨后高温干旱对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武汉等城市,要防范雨季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城市运行、交通航运、建筑施工、电力设施、生产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并做好防守工作。
【
本篇文章解完毕了关于武汉首场梅雨来势汹汹,气象专家详解2023年梅雨季的话题,和一些武汉地区气候特征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