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潮湿条件下黄瓜绵腐病易发,精细管理、科学防治才能减少发生

 admin   2025-02-22 02:40   35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一些闷热潮湿条件下黄瓜绵腐病易发,精细管理、科学防治才能减少发生和下雨太多黄瓜苗有影响吗相关的题,你有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黄瓜是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从移栽到收获第一批瓜只需要30天左右。生长周期虽短,但采摘期却长达1-2个月。生长过程中可能感染的病害很多,如苗期易发生猝倒病,中期易发生枯萎病和病病,以及后期易发生枯萎病和病病等。都容易发生在后期。软腐病、棉腐病等,尤其是黄瓜成熟期特别容易发生棉腐病。会导致黄瓜腐烂变褐,失去经济价值,必须认真防治。今年,笔者就跟大家聊聊黄瓜棉花腐烂病,包括它的病原菌、它是如何发生的、它会造成什么危害以及如何防治。

1、什么是黄瓜棉腐病?

说到黄瓜软腐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们总以为是软腐病,但事实并非如此。黄瓜软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成熟期的黄瓜果实,使黄瓜腐烂而失去商业价值,但不危害幼果;而软腐病则会导致黄瓜被收获和储存。它很容易发生,是一种细菌性疾病。

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冬瓜、西瓜、甜瓜、茄子等作物。因此,改种时不要种植这些作物,以减少棉腐病的发生。这种病害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最容易发生,所以使用大棚种植的农民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2、黄瓜为什么会发生棉腐病?

黄瓜感染棉腐病的原因是由一种名为瓜腐霉的病原体引起的。该病原体具有以下特点

1、分布广、潜力强

腐霉无处不在。它们可以潜伏在田间的土壤中、田埂旁的沟渠中、田埂上的干草堆中以及受感染的黄瓜植株中,等待成熟的时间,即黄瓜成熟后田间的时间。温度如果田地适宜且潮湿,该病可迅速感染黄瓜植株。

2、生存能力强

瓜果的腐霉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它喜欢中性土壤,即土壤pH值在7左右。它能忍受低至3的低温和高达35的高温。田间湿度在70-80左右。有利于繁殖。由于土壤中的温度和湿度比其他环境更适合它们生存,瓜腐霉可以在土壤中长期生存。

3、感染途径多样

由于瓜腐霉分布广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侵染黄瓜,如使用沟渠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田间耕种受污染的土壤时伤瓜、下雨或刮风时引起病原菌飘移等情况。可能会给黄瓜植物带来致病菌,导致感染和疾病。尤其是靠近地面的成熟黄瓜受影响最为严重。

4.感染后症状出现快

瓜腐霉通过多种途径侵入黄瓜后,只需2-3天即可在瓜条、叶上表现出明显的危害症状,即初生深绿色水浸状病斑;如果是在野外,湿度越高,症状出现的速度就越快。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必要的。

5、发病后破坏力强

腐霉瓜侵染瓜条发病后,会分解瓜内一种称为果胶霉的物质。这种物质会迅速软化、腐烂瓜条的果肉,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瓜条,使其无法食用。失去价值。

3、黄瓜棉腐病对黄瓜有什么危害?

黄瓜棉腐病主要危害成熟瓜条,也可危害黄瓜叶和茎。症状因疾病部位而异。

叶子黄瓜感染棉腐病后,2-3天后,叶子上可见水浸状病斑。颜色呈深绿色,疾病与健康没有明显的界限。若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病原菌孢子繁殖侵入,原有病斑变大,变成像被开水烫过一样的软腐症状。在晴天或药物治疗后,病灶会变干、坏死。

茎部棉腐病侵染黄瓜茎部后,最初会出现椭圆形的深绿色水浸状病斑。严重时,病斑颜色加深,变成褐色坏死斑,造成损害。茎传递养分和水分影响黄瓜植株的健康生长。

瓜条棉腐病侵染黄瓜后,瓜条上也会出现深绿色的水渍。如果田间温度、湿度较高,病斑会不断扩大,波及整个瓜体,绿色的表皮会变成褐色,然后瓜条变软,出现白色霉层。在受影响的区域。由于瓜瓤已被感染变质,当天气晴朗干燥时,病斑会凹陷并变成褐色,皮上仍会有一层白色霉层。如果靠近白色的霉层,你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棉花腐烂病。这种气味是由细菌孢子引起的。

4、黄瓜棉花腐烂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地种植的黄瓜,容易发生棉花腐烂病。瓜腐霉可以在水中生存。田间积水容易造成黄瓜烂根、烂根、生长不良,还会造成田间土壤潮湿。如果太大,极有利于病原菌感染黄瓜。

2、湿热环境是黄瓜棉花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关键因素。田间温度长期保持在23-28之间,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湿度在80以上,则需要不到2天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棉花腐烂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3、田间病虫害防治不充分,易导致棉花腐烂侵染。田间的瓜螟、蚜虫叮咬危害黄瓜叶片后,会留下伤口,使病原菌很容易从伤口侵入;其次,炭疽病、花粉病等其他病害发生后,棉腐病很容易从受害部位侵染黄瓜,造成混合感染,对黄瓜造成危害。

4、田间管理操作不当,如培土时不注意根系,或蔓上线时不注意折断叶子等,这些伤口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5、黄瓜种植过密,株间间隙过小,叶片重叠、拥挤,造成田间湿气隐匿,极易引起棉花腐烂。

6、连续种植黄瓜或不合理换茬也会加剧棉腐病的发生,因为棉腐病的病原菌大部分生活在土壤中。连续种植或改种西瓜、哈密瓜等其他作物,会产生致病菌。由于棉花腐烂病也可能感染或滞留在这些作物上,因此会发生积累和恶化。

5、如何科学高效防治黄瓜棉花腐烂病?

一、做好农业基础防控是重中之重

种子消

种子消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种子播种后有,将病原菌带入田间。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首先,用温水浸泡种子。水温不宜超过50,浸泡30分钟。目的是利用棉花腐烂菌在高温下会死亡的原理。

二是用化学药剂浸种。可用3-金属霜和海美嗪水剂100倍液浸泡1天。目的是让种子携带药剂,种植它们只会防止土壤中病原体的感染。

三是使用拌种剂进行拌种处理。原理和第二种是一样的,只不过不用泡那么麻烦。

深耕晒土,消土壤

黄瓜采摘期结束后,可深耕田地,并晒干土壤一次。太阳的紫外线会杀死病原体。同时可撒石灰粉,利用石灰遇水散热的原理,杀死土壤中残留的病原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残留的病原菌,降低下一茬作物的防治难度。

精准施肥,培育健壮植株

底肥是黄瓜生长的关键。必须使用完全腐熟的鸡粪或自制有机肥,特别强调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因为自制有机肥会含有大量细菌和虫卵,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会带来大量的细菌和虫卵。病菌、虫卵等于点燃身体。

其次,黄瓜移栽后,可以多使用微生物接种剂或腐植酸桶肥进行滴灌,可以改良土壤,使土壤变得更好,促进根系的健壮发育,同时增加根系的数量。土壤中的有益菌,可达到抑菌、防治棉花腐烂的目的。黄瓜生长后期,要根据黄瓜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肥量进行精准施肥,培养植株健壮,避免出现养分缺乏、无力的情况。

管理和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湿热的环境是棉花腐烂病严重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早晨露水较多时,可打开通风口,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连续阴雨天气,应雨后施药一次,防治病害。同时,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正常浇水时,只需使用简单的滴管润湿土壤即可。

黄瓜的精心管理

瓜苗移栽前要覆膜,防杂草、保湿。同时,移栽时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种植过密;中后期管理过程中,如需培土,尽量不要损伤瓜苗。同时,修剪后向植株喷洒一次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种植过程中,一旦在苗期发现枯死或腐烂的植株,应及时拔除,并施用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消;中后期发现病害严重的植株也应及时拔除,以免蔓延和感染其他植株。

实行轮作

这一点也特别重要,因为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比如西瓜、哈密瓜等,都是瓜类。它们都是棉花腐烂病的宿主,可被瓜类腐霉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田间和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会增加黄瓜受感染的机会。因此,必须轮作其他作物。比如,这次种黄瓜,下次就可以种姜,避免使用同一个宿主,换汤不换药。

2、使用化学药剂辅助防治

无论种植什么作物,化学药剂都是抵御病虫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然,我们应该倡导积极主动的防控意识。由于黄瓜棉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许多杀菌剂对其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疾病发生之前,预防为主

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如果预报连续阴雨天气,必须提前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可用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30唑菌胺酯悬浮液1000倍液喷洒。同时,在雨中明天天气晴朗时再次喷洒,巩固防治。

除去徒长的芽或采摘顶部后,需要在整个田间喷洒预防性杀菌剂。可以使用百菌清、吡唑、地森连等化学品。

发病后及时治疗

应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如果发现黄瓜有病,立即用药效较强的杀菌剂喷洒。例如,可以使用40醋氨菌酯1500倍液或48吡唑戊唑醇2000倍液。由于该病已经发生,需要每隔5天再次处理一次,以加强治疗和恢复效果,再加上叶面肥,及时补充养分,才能更好地恢复生长。

以上就是对黄瓜棉花腐烂病从病原菌到严重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广大种植者有所帮助。对于黄瓜棉腐病,笔者认为基础农业种植管理是关键。化学防治只是辅助防治方法。只有培育健壮的植株,培育抗逆、抗病能力强的植株,才能减少棉花腐烂病的发生。使用化学农药。

本文分享的关于闷热潮湿条件下黄瓜绵腐病易发,精细管理、科学防治才能减少发生和一些下雨太多黄瓜苗有影响吗的相关题已经解完毕,希望诸位网友能够喜欢。

本文地址:http://www.szbhypc.com/post/3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