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招远黄县交界处有座“狗山”,在胶东历史上挺有名

 admin   2025-09-04 02:40   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这篇文章讲解一些关于组图招远黄县交界处有座“狗山”,在胶东历史上挺有名和贺州狗儿山天气的题,希望帮助到大家。

从龙口港出发沿龙庆高速向南行驶,到达与招远交界处向东望去,如果天气晴朗,一座造型独特的山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招远、黄县历史上著名的“狗山”。

狗山的得名主要与山顶的形状有关。山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从下面仰望,就像一只大狗蹲在山顶。因此,民间称之为“狗山”,而更优雅的古称是“蹲狗山”。

从海拔来看,苟山并不算太高,只有300多米,但距离龙口港并不远。站在山腰上,可以俯瞰渤海,颇为雄伟。

在古代地理史料中,“卧狗山”颇有名气。《明史地理志》、《方舆读史记》、《清一统志》、《山东通志》等均有提及。唐代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也引用了《三七记》的记载说“汉刘充出西都时路过此地,山犬狂吠。冲曰山神叫我进来。可见,卧狗山的奇特形状很早就被古人注意到了。

卧狗山之所以在古代名声大噪,不仅是因为它的形状奇特,还因为它的地理意义。长期以来,古人认为大沽河的发源地是卧狗山。例如,《方舆读史纪要》记载“大沽河发源于邓州府黄县南姑姑山,流经招远、莱阳两县界,至本州东南即墨市,与小姑河汇合。河,流过胶州,即墨县境入海。”

但《招远县志》经过后续考证,更正了这一说法,认为县城以东25里的会仙山就是大沽河的源头。“《来志》认为它起源于黄志泉狗山,这是错误的。”

卧狗山虽然失去了大沽河发源地的标签,但由于地处招远与黄县交界处,其标志性意义并未完全丧失。就山顶巨石的形状而言,“狗”头对着招远,尾巴对着黄县。这是因为民间有“吃招远、拉黄县”的说法。老一辈黄县人善于做生意,而招远人大多善于做生意。农耕是基础,很多人将其归因于狗山的方位。

按照目前的区划,沟山招远一侧属于张兴镇界线,黄县一侧属于北马镇范围。山的两侧,有一些村庄的名字与此有关。黄县一侧,狗山山后,山后有于家村。站在村子里,看到的是“狗”的背影;招远这边,狗山山前,有一个村庄,简单地以此命名。人称“勾山李氏”。站在狗山李家村,映入眼帘的是“狗”的头。

狗山的位置很容易识别。有机会路过这里的朋友不妨驻足远眺,感受这座胶东名山的风采。

本篇文章主要是解一些组图招远黄县交界处有座“狗山”,在胶东历史上挺有名的题,其中也对贺州狗儿山天气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详尽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本文地址:http://www.szbhypc.com/post/22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